產教融合
-
華欣鼎數字經濟產業學院:積極推動校企合作 不斷深化產教融合
為進一步加深產教融合,發揮校企合作優勢,促進數字經濟產業“工匠”型人才培養和企業技術研發,服務區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重慶市綦江職業教育中心與重慶華欣鼎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共建、共管、共育,共贏”為原則,共同建設符合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需...
作者:鄒開利 秦思江 陳容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3-11-24 -
構建高技能人才“5+”培養模式 賦能民族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以助力產業發展為著力點,大力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創新實施了旅游高技能人才“5+”培養模式,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23-10-23 -
南寧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 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培養民族餐飲專業技術人才
南寧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中餐烹飪專業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示范專業,也是學校辦學最早的專業,專業知名度高,社會影響力大。面對新時代背景下餐飲行業的蓬勃發展,南寧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中餐烹飪專業以“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為依托,深化產教融合實訓教學,發...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9-14 -
廣西物資學校汽修專業群:以賽促教激發學生潛能
汽車技術一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備受重視的領域,廣西物資學校多年來堅持致力于培養專業、優秀的汽車維修技師,其汽修專業群一直以來秉承著“以賽促教、以教帶賽”的理念,將技能競賽與教學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成長和發展空間。
作者: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3-09-08 -
重慶文理學院以有組織科研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近日,重慶文理學院積極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活動,并通過有組織科研,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賦力,體現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的定位。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6-15 -
榮昌職教中心:打造農牧業品牌育新時代工匠人才
職業教育應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培養高技能復合型人才,以滿足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近年來,重慶市榮昌區職業教育中心(以下簡稱“榮昌職教中心”)緊緊抓住區域經濟發展的機遇,以榮昌區的優質農牧資源為依托,以打造“全國一流現代農...
作者: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3-03-23 -
永川職教中心深化產教融合 推動中職教育高質量發展
主動融入地方產業發展浪潮。學校緊扣地方“5+3”產業體系建設,動態調整專業,推動裝備制造類、電子與信息類專業提檔升級,專業與地方產業匹配度達88.9%。學校采取訂單班、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通過實訓基地、產業學院共建等方式,促進校企人才共育共培共...
作者: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3-03-23 -
重慶長江技師學院:堅持內涵發展 培養“德技雙馨”人才
辦學四十載,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走內涵發展之路,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钡陌l展戰略,深刻把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內在邏輯,不僅著眼于專業,更是緊跟市場步伐,實現產教深度融合,努力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推動人才培養...
作者: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3-03-23 -
重慶彭水職教中心:傳承民族獨有文化 打造特色職業教育
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校,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長期以來堅持立德樹人,深化“民族文化+”育人模式,服務區域地方經濟,走出了一條具有民族地區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
作者: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3-03-23 -
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多措并舉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
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響應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積極推進“雙優計劃”項目建設,“舉文化自信旗子、走精善教育路子、塑大足技工牌子”,實施精善教育,培養時代新人。學校致力于構建“三全育人”體制機制、探索“扁平化、制衡型”高效治理體...
作者: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