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m3mpt"><center id="m3mpt"></center></nav>
  • <th id="m3mpt"></th>
    <th id="m3mpt"><track id="m3mpt"></track></th>
    <button id="m3mpt"><object id="m3mpt"></object></button>

  • 首頁>檢索頁>當前

    王焰新代表: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發布時間:2023-03-06 作者:林煥新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林煥新)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上講話指出,高質量發展根本上還要靠科技創新?!斑@為我們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比珖舜蟠?、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說。

    “高校是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和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交匯點?!蓖跹嫘路磸退伎贾暯娇倳浀闹v話。他說:“我們要胸懷‘國之大者’,一方面要牢記初心使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造就一大批能夠擔當時代重任的拔尖創新人才,另一方面要發揮好基礎研究主力軍作用,努力成為原創成果的策源地,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p>

    具體路徑有哪些呢?王焰新認為,一要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融合發展,堅信“我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打造“人才隊伍、科學研究、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交流”五位一體的科技人才貫通培養機制,持續在“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術人才培養上發力,以滿足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的需要。

    他介紹,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構建了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教學與科研實踐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成立李四光學院、高等研究院、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等,積極為國家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交叉復合型人才。

    二要“跳出教育辦教育、跳出科技搞科技”,積極與其他創新主體互聯互通,促進人才鏈、創新鏈、學科鏈、產業鏈“四鏈”深度融合。尤其要充分發揮高校學科專業優勢,聚焦高精尖產業鏈創新堵點、難點和痛點,精準布局創新鏈,“企業出題、政府立題、高校答題”,圍繞共性關鍵技術和“卡脖子”技術開展協同攻關和成果轉移轉化,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加快布局重大戰略項目和前沿技術,切實加強基礎研究,提升技術“原創力”和成果“轉化力”,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教智慧。

    三要用好科技成果評價這個“指揮棒”。針對當前科技評價改革協調性、系統性還不夠的問題,打造優化評價方式、堅持分類評價、大力推進成果轉化、完善科研人才激勵機制“四位一體”的科技評價改革體系。要摒棄以論文數量為主要指標的評價機制,探索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探索長周期評價、完善同行評價、推行第三方評價等。

    “具體而言,要從獎勵項目逐漸向獎勵個人轉變,完善以科研需求為導向的人才集聚機制,簡化人才招引流程;明確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的激勵機制,更好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創造性?!蓖跹嫘抡f。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两性色午夜免费视频_男女高潮喷水在线观看_性欧美xxxx乳_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nav id="m3mpt"><center id="m3mpt"></center></nav>
  • <th id="m3mpt"></th>
    <th id="m3mpt"><track id="m3mpt"></track></th>
    <button id="m3mpt"><object id="m3mpt"></object></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