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鄧民勝)3月22日下午,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百色學院與中共百色市委統戰部承辦的推動國際中文教育(面向東盟地區)高質量創新發展經驗交流會在百色學院召開。交流會重點聚焦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推動國際中文教育尤其是廣西面向東盟地區的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創新發展,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深化人文交流、人民相知相親和文明交流互鑒。
會上,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馬箭飛表示,要進一步利用和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調動起高校參與面向東盟地區的國際中文教育的積極性;要加強國際中文教育人才隊伍和外派教師隊伍的培訓,保障廣西國際中文教育的水平和質量;要加快廣西面向東盟地區國際中文教育教師隊伍的本土化建設,以滿足東盟各國對中文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要明確認識“中文+”教育是國際中文教育的新方向,通過“中文+專業”“中文+技能”等一系列項目,培養兼具中文語言能力和某一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作為中國與東盟國家交流的前沿和重要窗口,廣西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始終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目前廣西有近20所高校開設有相關專業。廣西教育廳黨組成員蔡春表示,當前廣西正在加緊落實國際中文教育機制建設,激勵區內高校以推動“中文+職業教育”和中文智慧教學創新發展為契機,全面助推廣西面向東盟各國的國際中文教育向縱深發展。
百色學院校長金長義介紹,百色學院將積極廣泛開展與各國政府、學校、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合作,共同打造更加開放包容、更加優質可及的國際中文教育新格局,更有力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
會上,廣西大學、百色學院等高校代表及柳工集團等企業代表就面向東盟開展國際中文教育的成效及經驗做法、“中文+職業教育”和中文智慧教學創新發展工作以及當前存在的困難和挑戰等,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及需要相關部門配合支持的事項。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