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高計劃”給湖南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帶來巨大的政策紅利,為其“走出去”帶來大量機會及良性發展環境,但也面臨國際化整體水平不高、政府-高職院校-國際化企業同頻共振機制尚需優化、院校內部管理及辦學機制仍需健全等諸多挑戰。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背景下,應借助“雙高計劃”發展目標,抓住機遇,解決各種現實問題,應對挑戰,大力推動湖南職業教育國際化,實現職業教育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雙高計劃”;湖南;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機遇;挑戰
2019年4月,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簡稱“雙高計劃”),要求“到2035年,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提升國際化水平”被列入“雙高”校十大建設任務之一?!半p高計劃”立足推動高等職業教育從規模擴張向內涵提升轉型,基于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際化人才需求的現實訴求,其目的是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持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院校和高水平專業群[2],體現了國家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中國職教品牌的決心。
湖南職業教育一直走在全國第一方陣,但由于區位、經濟等原因,湖南職教國際化水平卻相對滯后?!半p高計劃”的提出,無疑給湖南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打了一支強心劑,為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群帶來了良好契機,進而為其他高職院校樹立先進典型,產生顯性帶動效應??v觀湖南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的范圍、形式、規模與質量等諸方面的現狀,離“雙高計劃”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分析“雙高計劃”背景下湖南省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對快速提升湖南省高職院校國際化水平、完成“雙高計劃”的國際化板塊任務、系統構建符合高職教育本質特征和湖南實際的國際化水平提升路徑、推動湖南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赴加拿大卡納多文理學院進行教學交流研討
一、“雙高計劃”為湖南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帶來良好契機
1.為湖南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帶來政策紅利
為了達到“雙高計劃”提出的“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要求,湖南省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和文件,就經費、制度和管理建設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給予實質性支持,大力保障湖南高職院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順利進行,為湖南高職院校在學校建設及專業群特色發展方面帶來大量政策紅利。
(1)提供國際合作平臺與機會
為了響應國家“雙高計劃”,湖南省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發揮“過渡帶”優勢集聚資源要素,發揮“結合部”優勢擴大對外開放,利用政府的資源優勢,依托政府間的商談和合作建立湖南職業教育集團駐外培訓基地,以“標準化”為核心打造湖南職業教育“走出去”品牌,由政府牽頭,將品牌產品推介到國際舞臺;積極營造國際化發展氛圍,打造國際化合作渠道和平臺,以“湖南-非洲地方產業合作·農業發展論壇”“中國國際軌道交通產業博覽會”等多樣化平臺為依托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引導湖南相關高職院校積極參與;推動湖南高職院校與相關國際化企業對接,有關部門和行業企業以共建、共培等方式積極參與項目建設,項目所在學校以服務求發展,積極籌集社會資源,為國際化人才培養創造條件。
(2)提供國際化發展資金支持
自“雙高計劃”文件出臺,在資金方面形成了地方為主、中央獎補、多渠道供給的財政制度。地方在完善高職生均撥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撥款水平的基礎上,對“雙高計劃”學校給予重點支持,中央財政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對“雙高計劃”給予獎補支持,發揮引導作用[3]。湖南各大高職院校在財務預算中,單列國際化水平提升項目預算經費,這些資金為湖南高職院校及優勢專業群國際化內涵發展提供了經費支持,為專業教師的海外學習、國內外訪問、雙語培訓等提供了資金保障。
(3)助力完善管理體制
“雙高計劃”實施以來,大部分湖南高職院校提升了思想認識,更加重視國際化發展,部分院校專門成立了國際交流處或類似專門職能機構,配備了外事工作人員,制訂發展規劃,統籌資源、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統一組織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事務。外事部門主要負責中外合作辦學、境外辦學、學生海外交流等國際教育合作項目的開發與外事手續辦理;人事部門或教師發展中心負責教師出國交流訪學、出國研修等多種形式的國際化師資培養及外國文教專家聘請;國際學院或二級專業學院負責實施留學生教育、外籍人員培訓以及國際化教學資源開發等;教務處負責教育質量監管,等等。外事部門統籌、二級學院實施、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模式有助于多部門之間互有權責、分工協作、高效實施,推動院校國際化快速發展。
2.為湖南高職院?!白叱鋈ァ碧峁┐罅繖C會
“雙高計劃”提出創新高等職業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的運行模式,推動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推行“校企”雙主體、產教跨界融合的混合教育形態。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首次指出湖南的定位為“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即“一帶一部”),湖南推行“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步實施,開放型經濟取得新進展。湖南經濟的發展,需要湖南職業教育的大力支撐,也需要湖南優勢企業如工程機械、有色礦業及生物制藥等“走出去”,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半p高計劃”的出臺,順應了湖南作為西南地區開放發展重要支撐點的戰略需求。
湖南職業教育服務湖南當地經濟發展的初衷使得湖南職業教育與湖南外向型企業聯姻“走出去”變得順理成章,也契合了湖南“雙高”校的國際化發展目標。據商務部、國資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資企業及利益相關方的調查發現,“走出去”企業在技術溢出地區面臨著專業技術工人匱乏的問題,這種技術技能人才的缺口意味著我國高職院校服務的市場主體業已拓寬,既要為技術溢出地區當地民眾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也要為“走出去”企業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4]。湖南“雙高”校抓住湖南開放崛起的戰略契機,在“湘企出?!薄跋嫫烦鼍场钡拇蟓h境下,結合各自的優勢和特色專業群,融合智能制造、工程機械、先進軌道交通、現代農業、生物醫藥等跨國企業的國際化技術技能型人才需要,從湘企海外建廠與經營到中國技術標準、管理標準、設備標準“走出去”,以及為海外項目后續發展積極培育技術維護人才及指導工作。同時,通過校企共建、委托培養等合作,學校為湘企海外工廠、海外基地開展當地企業員工培訓,使其熟悉中國技術、產品和標準。
3.為湖南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營造互學互鑒、你追我趕的生態環境
2019年,我國在1400多所高職院校中遴選出56所學校作為“雙高計劃”建設單位、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半p高計劃”實施總量控制、動態管理,年度評價、期滿考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管理機制[5]。第一輪“雙高”建設周期為2019年-2023年,之后再開始第二輪建設。周期內年度評價項目建設績效,依據周期績效評價結果,調整項目建設單位。
“雙高計劃”與湖南開放強省定位一脈相承,因此受到格外重視。湖南省教育廳積極配合,提高全社會各個領域對國際合作與交流的認識。湖南省也推行了省內“雙高計劃”,鞭策湖南省內“雙高”校國際化發展,除了與外省,還需要與省內高職院校在合作中求競爭,在競爭中尋合作,以此實現突破資源瓶頸,提質增效抱團發展。凡此種種,為湖南高職院校營造了良好的國際化發展環境。在第一輪“雙高”建設周期的4年中,湖南11所“雙高計劃”學校及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從理念轉變、方案制定、平臺建設等方面著手,積極開展國際化建設,打造出特色迥異的現代化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新格局,相互之間你追我趕、互學互鑒。近幾年,湖南省高職院校的國際化發展水平取得長足進步: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助力中國航空強國夢,積極參與中航工業與軍援項目,把航空裝配維修技術技能涉外培訓項目辦得風生水起;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成為商務部援外培訓項目定點培訓機構;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投身非洲地區工程機械技術支持、售后服務培訓等工作;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開設國際化定向班、設立海外培訓點等多種形式,為企業培養國際化技術人員,賦能湘企國際化[6]。湖南省內高職院校之間及與國內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先進省份的高職院校之間形成的你追我趕、互學互鑒的良性生態環境,使得湖南省高職院校的國際化飛速發展,也給中西部城市提供了寶貴經驗和模式借鑒。
馬來西亞BIT集團來訪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體驗無人機航線設計虛擬仿真教學設備
二、湖南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面臨的挑戰及應對建議
1.整體國際化水平不高
受湖南省的地理位置所限、外向型就業崗位較少、農村生源國際化發展意識不強等因素影響,湖南高職院校的國際化水平整體偏低?!安谎剡?、不靠?!钡暮显陂_放程度和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方面與沿海地區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外向型經濟在湖南處于非主導地位,湘企中的外向型企業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也相對較少,內陸地區的學生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在國際視野方面先天不足,再加上國際化合作項目要求嚴謹、手續繁瑣,使得湖南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沒有過多考慮國際化因素。因此,湖南高職院校的國際化發展氛圍不濃,國際化意識相對薄弱,整體國際化水平不高,這給湖南省內高職院校完成“雙高計劃”國際化板塊指標帶來了諸多挑戰和壓力。
2.政府-高職院校-國際化企業同頻共振機制尚需優化
湖南高職院校的國際化高質量發展,需要建立國家-湖南省政府主管部門-湖南高職院校-湖南國際化企業同頻共振協調發展的機制。政府的態度是影響高職院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因素,為推進“雙高計劃”的落實,湖南省政府應主導資源分配體制與評價制度框架。湖南省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政策,如2022年湖南省教育廳首次對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開展評估,評估的目的是以評促建,在某種程度上,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作用,但仍需要更深層次保障力和執行力及全方位監督。
從高職院校層面來看,國際化發展需要一定的財力、物力、人力,單獨一個院校難以形成大的品牌效益,因此,湖南高職院校之間需強強聯手,相同、相近專業領域和具有優勢的院校強強聯合,構建覆蓋相關專業的系統化人才培養網絡,形成合力共謀國際化發展。以鐵路運輸為例,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可以強強聯手,做大做強。
從校企聯動層面來看,湖南高職院校緊跟湖南制造強省與開放強省戰略,主動對接在湘企業的國際化人才需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尚需加強。湖南高職院校應針對自身優勢專業群,對接軌道交通、智能制造、水稻、湘繡等湖南地方優勢產業,建立校政企管理聯動、協同發展機制,同頻共振,推動各方參與到國際化人才培養過程中,呼應政策、企業需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解決企業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
3.國際化發展過程中內部管理及辦學機制仍需健全
高職院校需大力加強國際化頂層設計,建立靈活的國際化辦學機制,提升國際影響力。
(1)國際化管理水平需要提高
湖南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的配套管理辦法尚需健全,應梳理國際化管理部門職責,制定相關財務制度,完善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管理辦法,國際雙語師資管理辦法,國際化教學質量評價、監控及考核辦法,制定國際化發展目標,制定與教師的績效考核、職稱晉升、薪酬福利掛鉤的人事政策與細則,明確多元主體協同合作的原則及發展方向,平衡各主體的利益訴求,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湖南要從“農業大省”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強省”蛻變,逐步發展以高端制造業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群,這對湖南高職教育國際化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很多湖南高職院校而言,具備國際視野和國際化知識與技能、能開展雙語教學的教師數量非常有限。這一方面讓高職院校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方案、國際化課程標準的制定,國際合作項目雙語教學的開展,國際化課程教材的編寫等方面的工作受到局限,另一方面也導致在境外辦學、外籍人員培訓等各類業務工作中教師的教學能力不足?,F有師資力量難以滿足湖南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對高水平國際化師資的需求,特別是專業教師的跨文化雙語教學能力成為湖南高職院校國際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一環,需要通過海外學術交流、培訓機構學習、國際項目合作實踐等多種方式提升專業教師的國際素養。
(3)風險應對機制有待完善
受國際形勢和新冠疫情影響,湖南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嚴重受阻,很多國際合作交流、境外辦學項目因此停滯,大規模在線教學面臨質量和管理難題。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個別國家的霸權主義、全球低迷的經濟形勢、國際局部戰爭、全球流行性疾病等風險因素的存在無一不沖擊著湖南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對此,湖南省教育廳各職能部門及各高職院校應建立風險應對機制,未雨綢繆,提前做好預案,確保能及時應對各類風險;靈活調整國際化發展思路,積極優化國際交流合作結構布局;與時俱進創新合作渠道和形式,對沖外部環境變化對國際化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
(4)國際品牌影響力不足
湖南職業教育國際品牌已經形成初步影響力,如“高鐵人才培訓基地”“中幾鐵路學院”,但是沒有形成“魯班工坊”那樣的品牌效應。因此,還需要利用已有成果作為職業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抓手和突破點,積極謀劃、拓展和深化,進一步打造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培訓特色項目,擴大湖南高職教育在海外的影響力,為我國職業教育走出去和國內職業教育發展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為“一帶一路”區域發展提供湖南方案。
“雙高計劃”對于提高湖南職業教育的現代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雙高計劃”國際化板塊的任務目標對高職院校和專業群在辦學水平、服務能力、國際影響力方面提出的具體要求,能夠推動各高職院校加強學校自身特色專業群內涵建設及發展,形成一批有效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培養一批具備國際視野、雙語能力的國際化師資隊伍,推動高職院校加深產教融合,形成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模式,使職業教育實現“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成為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也要看到湖南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仍存在不足,面臨各種風險和挑戰。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背景下,湖南需借助“雙高計劃”的東風,抓住機遇,解決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應對挑戰,大力推動職業教育國際化,助力職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作者 趙迎春系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雙高計劃’背景下湖南職業院校國際化水平提升路徑”[21C1575]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Z].教職成〔2019〕5號,(2019-04-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190402_376471.html.
[2][3][5]高靚.“雙高計劃”這趟職教發展快車怎么搭[N].中國教育報,2019-4-16(04).
[4]丁錦簫,龔小勇.后疫情時代高職教育國際化:挑戰機遇與行動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31):53-58.
[6]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發展年度報告[EB/OL].(2020-06-23).https://www.tech.net.cn/column_rcpy/art.aspx?sf=%E6%B9%96%E5%8D%97%E7%9C%81&nd=2020&type=1.
來源:《神州學人》(2023年第5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