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m3mpt"><center id="m3mpt"></center></nav>
  • <th id="m3mpt"></th>
    <th id="m3mpt"><track id="m3mpt"></track></th>
    <button id="m3mpt"><object id="m3mpt"></object></button>

  • 首頁>檢索頁>當前

    探索“普特協同、多元推進”的殘疾人職業教育非遺文化育人新路徑

    發布時間:2023-05-24 作者:宋泮濤 陳桂林 楊海寧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

    殘疾人職業教育是符合殘疾人身體特點,遵循心理發展規律,并提供合適的職業技能培訓,使殘疾人能夠在社會上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從而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教育。根據殘疾人職業教育的特點,從殘疾人職業教育非遺技藝傳承人才培養具有內在價值意蘊的視角,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從培養方向、培養方式、培養機制三方面,探索出“一主線四平臺”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了“四元三維一核心”的評價體系,通過和普通職業教育院校合作,探索出一條“普特協同多元推進的殘疾人非遺人才培養”新路徑。

    確定培養方向,確定非遺文化傳承特色發展突破口

    殘疾人職業教育與普通職業教育相比,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需要個性化定制。因為殘疾人的身體或精神狀況各異,其職業教育也需要按照不同殘疾類型進行個性化定制。二是需要靈活的教育方式。殘疾人的學習方法和速度與常人不同,殘疾人職業教育需要采取多種教育方式,除了傳統的口頭講授,還需要采取手語教學、觸覺手把手教學等方法,以滿足不同殘疾人的需求。三是需要特別關注殘疾學生的心理健康。殘疾人在工作和學習中可能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壓力。因此,在職業教育過程中,需要格外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提供符合殘疾人需求的心理支持和輔導。四是需要社會融合。殘疾人職業教育除傳授職業技能外,還擔負著幫助殘疾學生樹立自信心和培養社交能力的重任,要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并建立完整的職業生涯。五是需要實現從謀生到就業的轉變。殘疾人面臨的就業困難程度比普通人更大,所以殘疾人職業教育不僅要關注殘疾人的就業問題,更要通過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和實習實踐等方式幫助他們獲得更多就業機會,實現高質量就業。

    非遺技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了中國傳統手工藝、民間音樂、舞蹈、戲曲、民間文學等多種形式和內容。對于殘疾人而言,學習和傳承非遺技藝不僅可以提高其文化修養和藝術素養,還能夠通過非遺技藝的傳承和發展,為其提供就業機會和增加收入的途徑。將殘疾人職業教育與非遺技藝傳承相結合,發揮互補優勢,有利于非遺技藝傳承,有利于增強殘疾人的文化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幫助殘疾人掌握實用的就業技能,有利于讓社會更多地了解到殘疾人的多元化能力,并提高殘疾人在社會上的認可度和地位。

    在殘疾人非遺職業教育中可以進行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融合協同發展,讓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培養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促進殘疾人與普通人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通過“普特協同、多元推進”的方式,探索出一些殘疾人職業教育非遺文化育人新路徑,并加以推廣,從而提升殘疾人非遺職業教育的社會認知程度。將殘疾學生培養成“厚德育、精技能、善創新、回主流”的社會有用人才一直是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的教育目標。

    多年來,學院開展非遺文創技藝技能傳承的特色化人才培養,以聽障學生為主體,以手工技藝傳承創新為突破,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傳統文化培根鑄魂,重視普特協同發展,不斷完善非遺特色化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

    在聽障學生的職業培養中,我們發現學生畢業后就業崗位單一、創業意識薄弱、社會融入度低,同時受聽力障礙影響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解較少,影響到非遺手工技藝縱深傳承。鑒于上述問題,學院提出“巧手匠心德技并修”的立體化育人理念。確立了以非遺教育與學生專業學習和技能培養相結合,與培育工匠精神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的基本思路,聯合普通院校,引進技藝、研創融合開展非遺教育,形成學院發展的新突破。多數聽障學生雖然聽力損失程度不同,但因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別具一格的發現力在藝術造詣方面有驚人天賦,加之聽障學生一般都具有高度的專注力,長時記憶優勢明顯,獨具匠心。在非遺技藝傳承中,重視“德技并修”,既是對聽障學生技術技能素質提出要求,又是實現培養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的途徑。

    確定培養方式,構建德技并修的立體化育人模式

    一是創新育人課堂和課程體系,提升授課和創業質量。根據聽障學生學習特點,將非遺手工藝課程模塊通俗化,訓練課程視覺化,對技藝項目分拆和重組。構建基礎—專項—綜合—創新的遞進式課程,進行手語化改造,形成讓聽障學生“看得見、看得懂”的課程體系。將手工技藝傳承與專業對接,開發非遺課程融入專業課程群,創新“三大課堂”(即獨立設置非遺課程為第一課堂,非遺社團為第二課堂,民藝研學平臺等為第三課堂),構建以影像等為表現手段的“活態”傳承體系,開發系統性的教學資源,形成完整的教材、專利等。創新培養了草木染、墩繡、拓印等學生創業項目12個,提升了學生從藝水平,提高了創業質量。依托全國殘疾人文創產業基地、校企共建“手工技藝+產業”資源轉化平臺,拓寬聽障學生成果轉化渠道;通過校企融合、校城融合、校地融合,讓學生的作品服務社會,積極打造文創產業鏈,實現作品成果轉化,達成手工技藝創新化、非遺作品商品化,助力聽障學生靠非遺手工技藝就業創業。構建聽障學生手工技藝傳承與專業協同發展新機制。

    二是形成“一主線四平臺”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以打造“聽障學生手工技藝傳承與就業新模式”為目的,形成以技藝傳承創新為主線,搭建大師工作室平臺、技藝技能傳承平臺、民藝研學實踐平臺、名品資源轉化平臺等四大平臺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立非遺大師工作室,通過“傳統師徒制+師生共育制”,實現“校內校外結合,線上線下聯動”的傳承模式,傳承人手把手傳授和學生走出去相結合,培養其工匠精神。學院現有“墩繡”“玉雕”“蠟染畫創作”技藝技能傳承平臺,“三大平臺”以促進非遺技藝代際傳承為目標,以師徒傳承和合作研發為路徑,通過學分置換、技能比拼等提高學生技藝技能。以全國殘疾人文化創業產業基地、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非遺傳承研修中心、全國職業院校傳統技藝傳承示范基地為依托,充分發揮聽障學生技能優勢,將手工技藝傳承與相關專業相融合,將魯繡、蠟染、扎染等手工技藝傳承課程融入課程群建設,有效融合非遺通識課與手工技藝傳承課程,依托藝術設計與工藝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深挖非遺技能傳承要素,形成發展新機制,推動非遺技藝的傳承創新。將中國非遺種植印染傳習基地等作為民藝研學實踐平臺,通過假期研學、非遺實踐等拓寬學生視野。建立名品資源轉化平臺,助力聽障學生非遺就業創業。對內整合資源,對外交流聯絡,依托殘疾人文創產業基地、校企共建“手工技藝+產業”的名品資源轉化平臺,建立“三大融合”運行機制(即校企融合開發產品;結合濟南民俗文化,校城融合打造泉城非遺文創品牌;深入農村服務鄉村民宿,校地融合開拓應用渠道),助力學生就業創業。

    三是構建“四元三維一核心”的評價體系。根據聽障學生普遍缺乏自信心的特點,以激發學生自信心為核心,以非遺大師、企業、教師、學生為評價主體,圍繞學生的技能熟練度、設計創新度、作品精美度三個維度進行評價,實現評價主體、評價方法、評價內容、評價目標的多元化,關注學生的過程性評價,不斷激發學生對非遺技藝技能的傳承興趣,促進聽障學生全面、持續、和諧成長。

    確定培養機制,開展普特協同、多元培養新路徑

    普通教育和殘疾人職業教育之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主要體現在:

    一是專業技能可以銜接。普通教育注重基礎學科知識的學習,而殘疾人職業教育注重專業技能的掌握。在普通教育完成基礎學科學習后,殘疾人可以通過職業教育學習專業技能,并更好地適應社會就業市場。

    二是通過普特協同、資源共享的技能培訓和實踐,可以提高殘疾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采取有組織、有計劃、適度結合的方式,開展校際協同發展。在人才培養中,重視校際學校資源的共用,重視師承教育,實施非遺大師和校內教師“雙導師制”,夯實非遺技藝技能功底,強化紅色文化傳承,提升傳承與創新能力。通過校際師生交流,健聽學生促進了聽障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聽障學生也對健聽學生學習起到積極影響。加強校際交流,開展立交橋式培養。在本校、屬地、異地不同空間進行多域研學;學生對不同門類的非遺技藝如刺繡、陶藝等多模塊選課,開展不同手造門類的多方向創業就業,極大促進了非遺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總之,普特協同、多元推進的殘疾人非遺人才培養路徑的構建,建立了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優化了資源配置,提高了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推進了課程共建共享,滿足了不同學生群體的不同需求,加強了師資培訓,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協同發展,共同推進了我國殘疾人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進步。

    (作者:宋泮濤 陳桂林 楊海寧,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中國民族教育》2023年第5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两性色午夜免费视频_男女高潮喷水在线观看_性欧美xxxx乳_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nav id="m3mpt"><center id="m3mpt"></center></nav>
  • <th id="m3mpt"></th>
    <th id="m3mpt"><track id="m3mpt"></track></th>
    <button id="m3mpt"><object id="m3mpt"></object></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