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0月27日訊(記者 歐媚)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近日頒布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簡稱《條例》)。記者從會上獲悉,教育部將會同國家網信部門研究制定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測評指標,督促各地各校嚴格落實學生手機“有限進入校園、嚴禁進入課堂”的相關管理要求。
“互聯網給我們今天的孩子們帶來了各種便利,同時由于網絡空間的特殊性,給孩子們帶來了與現實生活不一樣的困擾和風險?!苯逃炕A教育司副司長游森在會上表示,教育部將根據《條例》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能職責,做好幾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指導督促各地各校將網絡素養教育納入學校素質教育內容,會同國家網信部門研究制定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測評指標。立足課堂育人主渠道,落實中小學思政、信息技術等課程要求,推動網絡素養與相關課程有機融合。繼續開展“網絡文明進校園”等教育活動,發揮學校法治副校長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文明網絡意識,養成依法上網的好習慣。
二是提升網絡安全風險的防范能力。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全國網信普法進校園等活動,指導各地以預防網絡沉迷、防詐騙等為重點,對中小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安全專題教育。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網絡安全”專欄,不斷豐富網絡安全教育線上資源,著力提升中小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增強風險防范能力。
三是開展中小學生網絡沉迷防治。重視學生手機及電子產品的管理,督促各地各校嚴格落實學生手機“有限進入校園、嚴禁進入課堂”的相關管理要求。指導各地各校持續鞏固“雙減”工作,提高課后服務水平,加強各類學生藝術、體育、科技社團建設,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開展青少年讀書行動,組織開展適宜中小學生的研學實踐活動,引導中小學生更多親近社會和自然,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品格和健全人格。
四是形成網絡環境綜合治理合力。強化家校協同育人,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機制,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網絡素養,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構建家校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繼續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各類互聯網領域的專項治理工作,努力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環境。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