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莒縣地處魯東南,全縣鄉村小學在校生49355人,占全縣小學生總數的61.76%。受學校管理水平、師資力量等因素影響,教育教學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現象近年來仍然比較突出。如何推動城鄉小學教育一體化發展,實現鄉村教育振興,成為該縣教育系統面臨的新挑戰。
作為全縣教育的“領跑人”,莒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副書記、總督學焦廣良認為:城鄉教育要一體化發展,決不允許一所學校、一個學生掉隊。
為此,莒縣小學強化協作區建設,打破學校各自為戰的壁壘,申報并創建山東省“全環境育人實驗區”,打造教育一體化發展格局。全縣小學按區域建成7個教研協作區,協作區中以一所優質縣直小學為首席學校。每個協作區通過不定時召開學校聯席會議,建立活動輪值機制,制定出每學年的協作區活動方案,開展校長論壇、教研組長論壇、教師論壇,實行跟崗學習、結對幫扶,形成聯管、聯研、聯評工作機制。
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
全環境育人,要全程推動。莒縣教育教學研究中心認真梳理了學校教育尤其是鄉村教育的薄弱點,在地方課程改革上下功夫,組織縣域內骨干教師編寫了《小學德育課程指南》《幼小銜接指南》《勞動課程指南》等,給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供重要參考。
全環境育人,更要全方位發力??h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立項了省教育教學課題“以協作教研助推縣域內小學優質均衡發展的實踐研究”,立體化開展全環境育人工作;以教師教科研能力的提升為發力點,莒縣啟動了“全環境育人 鄉村教育振興”專項課題立項工作,99項課題引領教師以問題為導向,全方位思考鄉村教育振興策略。
全環境育人,要做實全員育人。突出全環境育人關鍵點,抓實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據嶠山鎮中心小學校長張乃東介紹,協作區合作讓該校青年教師有了快速成長的機會,近5年來,學校前往首席學校莒縣一小跟崗的教師就有400人次。莒縣制定了鄉村青年教師專業能力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建立教師一體化培養機制,師徒結對、跟崗實踐、行動改進等方式的綜合開展,提升了教師隊伍發展活力。今年10月,該縣將村小青年教師納入全縣骨干教師、名師工作坊培養序列,是該縣教師培養的又一創新舉措。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要想讓140所小學都高質量發展,就需要點燃各學校教研的‘發動機’?!避炜h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崔維友認為。在他看來,各校業務干部就是“發動機”上的“活塞”,他們業務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教研效率的高低。
為此,該縣創新了“業務干部(業務校長、教導主任等)體驗式教研”,即采用“3次備課—2次講課—3次研討”的單元主題教學研究模式。教研活動由教研員主持,全程不指定發言人,抽簽決定各環節的主講人,打破了“業務干部是觀眾,教師是演員”的傳統教研方式,從備課到講課、從評課到反思等,讓業務干部真正“紅紅臉,冒冒汗”。已成長為日照名師的浮來二小教師于鳳雪說:“剛開始很排斥這種模式,太折磨人了。經過幾輪的親身體驗,感覺自己脫胎換骨了,現在盼望能抽到上臺展示的機會?!?/P>
這種體驗式教研,整體提升了全縣業務干部的業務素養,更重要的是為協作區協作教研和學校校本教研提供了可行的教研范式,已在該縣小學全面鋪開。僅2021年,體驗式教研就超100場次。
如今,體驗式教研、校際聯合教研和教研員駐校教研,構成了立體式協作教研體系,助推了全環境育人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抱團發展,各美其美
真正實現協作區內部間的“抱團”,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該縣建立了捆綁評價制度,對協作區的考核突出組織機構、保障措施、交流共享、創新實踐等方面,細化為13個二級指標、29項考核要點?!皬膶W校的單兵作戰到協作區抱團發展,協作區內發展動能得以進一步激活?!避炜h小學教研室主任滕云認為。
“協作區的建設,讓我們多了一些手足兄弟。大家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笨h五小校長鮑洪東如是說。
“協作區建設的最大亮點在于,教師由‘學校人’變成‘學區人’,”據焦廣良介紹,“僅今年暑假,30名教師從縣直學校來到鄉鎮,支教、頂崗教師142人,保證了鄉村校教研活動正常開展,優質師資合理流動促進了城鄉教育進一步均衡?!?/P>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05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