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和平區南寧幼兒園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優質公辦園。自2004年采取集團化發展模式以來,已發展為“一園十址”的幼教集團。相較于單體園,集團化幼兒園組織結構更復雜、園所結構差異大、管理難度不一,處理好數量與質量、共性與個性的問題尤為重要。我們不斷探索“放管結合”的管理策略,助推集團健康發展。
精細管理,確保集團運行規范
集團化辦園不是辦園模式的簡單復制,如何明確近千名教職工的行為規范?如何實現考核標準的一致性與有效性?我們以精細化管理破解上述難題。
全崗位,管得清晰。隨著集團規模不斷擴大,我們已經難以將十個園所的教職工聚集在同一時空下開展大規模、高頻次的崗位培訓與考核?!巴豁椆ぷ髦貜妥觥薄皞€別工作無人做”“看似有標準可依,實則無標準可參”等問題陸續出現,究其原因,主要是崗位標準描述模糊。
為此,我們提出全崗位管理,即管理觸及每一個崗位的終端,責任落實到人,精標準、細執行。
例如,在教師一日工作的組織與實施中,最初,我們僅是從時間主線上涵蓋幼兒從入園到離園各環節的崗位標準。單一園所運行時,如果個別教職工沒有將崗位標準執行到位,對于緊急事情或個性化問題,管理層會直接與其溝通;對于非緊急事情或共性問題,則在例會上研討。然而,當管理標準延展至多個園所,“人工治理”顯然無法及時、準確地保障每個崗位的標準運行。
為此,我們細致描述上午班教師、下午班教師、保育教師的行為標準,以及每個環節的站位要求,在原有“時間”主線上添加不同崗位、站位、操作規范等多維度標準,并配以對應的圖解、短視頻說明等,不僅明確了“為什么做”“做什么”,還細化了“做到什么程度”,真正實現了全崗位的規范。
全流程,管得到位。隨著師資隊伍不斷擴充,一方面,我們難以時刻關注每位教職工的狀態;另一方面,如遇緊急情況,難以確保每位教職工精準操作,化解危機。因此,讓教職工在明確“做什么”的基礎上,怎樣才能“做得好”,是擺在管理層面前的又一議題。
我們發現,全流程管理是破解上述問題的有效策略。集團針對每個關鍵環節均進行流程化提示,明確地描述了工作前、中、后各階段的操作流程及重點,有效達成各司其職、多崗聯動的目標。
為此,我們制定了南寧幼教集團危機管理應急方案。緊急狀態下如何讓教職工一眼鎖定應急電話、一步完成應急操作,是流程化管理的關鍵。例如,在幼兒突發疾病應急預案中,我們不僅對幼兒突發疾病的處理流程、家園溝通流程等做了細致描述,甚至對不同病情的發病癥狀、并發癥癥狀、應急處置方案、對口醫院電話及對口科室等做了流程化的醒目說明,確保工作執行到位。
全閉環,管得有效。假設這樣的工作場景:園里發布了一項工作檢查通知,教師精心準備、全力展示后,觀摩成員浩浩蕩蕩來又去,后續卻無半點反饋。時間久了,檢查就成了形式主義,喪失了導向性。
集團管理像“腦”,合理評價、及時復盤是優化“軀干操作”(教職工行為)的關鍵。為確保管理有效,我們建立了督評部,徹底打通各園所壁壘,從橫向層面進行園際間的督導、評估,真正實現管理機制一體化。
比如,督評部建立了南寧幼教集團督導評估工作體系,每學期都會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教師隊伍、兒童保健工作等進行結果性評估;對111個教學班的教師工作行為、師德師風、后勤崗位行為規范等進行過程性評估;對各園的綜合工作、家長滿意度調研等進行結構性評估。
放權運行,激發集團發展動力
對集團各園,我們追求的不是同質化,而是提倡放權運行,實現和而不同、勇于創新。
放權,促進分園個性發展?!胺拧辈⒎欠趴v或放任,而是基于充分信任的放權和適時適當的賦權。
隨著集團化發展模式下統一管理、規范標準等工作的推進,各園難免出現“等、靠、要”的心理。為突破發展中的依賴性、不均衡等問題,我們倡導各分園在集團戰略規劃、價值方向的共識半徑內,獨立管理、自主規劃、自主決策、自主發展。
例如,各園辦園方向的定位、園務例會的組織、師幼活動的策劃,均由各園獨立完成,集團充當把關者與咨詢建議者的角色。如此,既確保同一目標的達成,又最大限度地激發分園的能動性、創造力、歸屬感。
2019年,中航城分園建園之初,集團將園所發展的規劃權交了出去。分園通過對幼兒、家長、教師的充分調研,提出“擬建設足球特色園所”的方案。當時,整個集團甚至整個區域都沒有以球類為辦園特色的幼兒園,沒有成功經驗、專業資源、對標參考。但看到分園做的充分調研與準備,集團還是下放權力,適時給予支持。如今,中航城分園不僅被評為遼寧省特色辦園示范單位,還培育了一屆又一屆健康自信的足球寶貝。
放手,賦能教師幸福成長。在課程建設與實施過程中,并不是條框越多越好,而是應為教師提供更具參考性的教學原則及更多的教育教學自主權。為此,我們試圖為教師提供易于記憶、便于執行的教育策略,為教師賦能。例如,對于優秀課程的評價,去除刻板的條條框框,只要教師遵循“135操作代碼”即可。
“1”:園本課程實施全程都要遵循兒童本位的理念?!?”:課程實施階段,教師要扮演好三種角色,即擁有童心的陪伴者、懂得尊重的共情者和樂于欣賞的支持者?!?”:課程建構階段,注重“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注重對幼兒觀察、傾聽、操作、思考、表達五大能力的激發。
放手,為教師營造了有“呼吸感”的管理氛圍,可以鼓勵教師創造性建構課程、個性化生成課程。擁有一支幸福的教師隊伍,才能真正培育一批幸福的幼兒。
(作者單位系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南寧幼教集團)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20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