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有著豐富的育人資源,挖掘、整合社區教育資源,在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中為學校和家庭提供支持性服務,推動了學習型社區、和諧社區的建設。假期打開了我們對社區育人價值開發的新視野。2023年初,我們社區對獨居老人每日上門問情況、問健康、問需求。寒假中,社區內的華東師大附屬紫竹小學的學生也加入“問詢隊伍”,為獨居老人送去關懷和新春祝福,將學校教育與社區生活融合在一起。
活動從學生自己主持的討論會開始,孩子們先討論怎么做好這件事,又在家里請教祖輩,了解老人的生活喜好,與家人一起做賀卡、寫福字和制作燈謎等。大年初一,拜年隊伍早早集合。孩子們走進社區,給獨居老人拜年送祝福。他們向老人們匯報在學校的學習成果,唱校歌、送百福、聽老人們講述人生經歷,實現了“學校在社區中,課堂在社區中”。充滿生命靈動的孩子與有著豐富人生經歷的老人,在大年初一這個特定的日子里交流互動、分享學習,別具一番教育意味。老人們心里感覺暖融融的,孩子們也收獲了老人們的感謝心意和美好的希望。孩子、老人,都喜歡上了這樣的活動。
本次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取得了多方面成效。從學校角度而言,實現了資源拓展到融通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開展體驗式學習,讓學生獲取更豐富的成長體驗,弘揚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弘揚了公益、奉獻的志愿精神,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從家庭角度而言,通過活動形成了遷移,孩子們對于自己家中的老人更多了一份孝敬,家庭氛圍更加和諧。從社區角度而言,一是社區資源為代際學習提供更多可能性,二是讓社區成為孩子們學習的場所,三是聚焦“一老一少”,可以凝聚更多力量賦能社區治理。
通過實踐探索,我們深刻認識到,在家校社育人目標一致的基礎上,社區充分把控好教育資源的選擇性和融通性,就能齊心協力讓社區成為圓融統一的“育人場”。
(作者系上海市閔行區吳涇鎮社區學校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26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