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燦如繁星的民間美術中,木版年畫是最奪目的。不僅由于它題材廣博,手法斑斕,地域風格多彩多姿,其他任何民間美術都無法與之攀比;若論其人文蘊含之深厚,信息承載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現(xiàn)之鮮明與深切,更是別的民間美術難以企及的。雖然自上世紀初期,木版年畫漸入式微,但它至今留下的遺存仍是農(nóng)耕文明一宗巨型的財富。
木版年畫的出現(xiàn)與雕版印刷密切相關。我國的雕版印刷興于唐,盛于宋。在宋代,逢到歲時,以木版印刷的神靈祈求平安的習俗已出現(xiàn)。但是,更完備的張貼年畫的風俗真正形成應是明末清初。尤其是“康乾盛世”,使得這五彩繽紛的風習普及九州廣大的鄉(xiāng)野。就其本質(zhì)而言,木版年畫不是單純的藝術。在民間的生活中,它更是一種風俗的需要,是年俗的方式與載體。
在農(nóng)耕時代,戲曲藝術的魅力不小于今天的電影電視,木版年畫描繪過的戲出多不勝數(shù),各地的戲曲年畫所表現(xiàn)的又多是自己的地方戲,不少在年畫上繪聲繪色出現(xiàn)過的劇目如今早已絕跡不存;此外究竟還有多少小說與傳說被搬到木版年畫上?單說《白蛇傳》和《天仙配》,就被各個產(chǎn)地、各個時期以各種形式——單幅、多幅、成套的條屏以及連環(huán)畫一遍又一遍地描繪過。
至于那種無以數(shù)計的民俗風情的年畫,帶著不同地域與時代的氣質(zhì),記錄下大量的珍貴的人文信息,是木版年畫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畫面都是農(nóng)民獨特的視角。農(nóng)民是木版年畫的原創(chuàng)者,他們的畫筆與刻刀直接反映著自己的愛憎、趣味、生活態(tài)度、文化心理以及價值觀。俄羅斯圣彼得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收藏的一幅楊柳青木版年畫《一人一性,百鳥百音》,表達著農(nóng)民對人的不同性格的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由此讓我們了解到民眾對人際之間和諧美好的企望。還有一幅《豬羊一刀菜》,描繪屠夫宰殺一頭大豬后,小豬崽們到天上玉皇大帝那里去告狀。玉皇大帝勸告小豬崽們要寬心,因為“豬羊活在世上,只是供給人們的‘一刀菜’罷了”。農(nóng)民正是用這種詼諧的方式來化解掉世間的弱肉強食帶來的不平。這詼諧是不是也含著一種嘲諷與無奈?如此深刻地外化農(nóng)民心靈的年畫何止這兩幅,它們大量地深藏在年畫的遺存中。然而,這遺存卻不為人知地散布在田野里。
數(shù)百年的木版年畫的歷史究竟創(chuàng)造了多少畫面,無人能做出回答。年畫是消費品,沒人保存,也沒人將其視為歷史文化,即使到了20世紀年畫走上消亡,仍不為世人重視與收藏,更別提各種人為的損壞與銷毀。但如今只要在民間發(fā)現(xiàn)一幅老畫或一塊古版,竟然大多仍是不曾見過的孤品!存世于中外的年畫應該數(shù)以萬計。在這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畫作品中,蘊藏著的是農(nóng)耕時代中國民間立體的影像,廣角的生活與社會,還有過往不復的精神情感。木版年畫的人文價值可以說,既是深不見底,又是浩無涯際。
(作者系著名作家、畫家、文化遺產(chǎn)保護者。本文節(jié)選自馮驥才為《中國木版年畫集成》撰寫的總序)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12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