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學:

武術課成為校園亮麗風景線

發(fā)布時間:2024-06-12 作者:本報見習記者 陳有利 來源:中國教育報

揮拳如風,踢腿如電,氣韻生動,聲如洪鐘……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學武術館,身著武術服的學生們正在進行日常訓練。如今“人人練武術、個個會打拳”已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學創(chuàng)建于1956年,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的體育傳統(tǒng)學校。自2004年以來,該校將武術列為回民中學體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力發(fā)展武術教學。學校先后榮獲“自治區(qū)級體育傳統(tǒng)特色學?!薄暗谌珖行W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學?!钡确Q號。

廣泛普及武術特色教育

“學校把武術教學及訓練作為立德樹人的載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該校體育教師、武術隊教練田宇介紹說,2005年,在挖掘回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基礎上,學校創(chuàng)編了校本武術教材。為充實體育課程建設,學校在開足開齊體育課的同時,加強體育特色課的建設,把武術作為初一和高一年級的校本課程,每學期定期在初一、高一年級開設武術課?!把巯拢湫g課作為學校體育課程已被納入回民中學教學序列。”

為了讓武術項目在初高中階段都得以廣泛普及,確保每名學生都能掌握武術基本知識和技能,學校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特點,設置了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田宇說:“初中階段多以武術基本功、中考體育武術內容為主,高中階段讓學生接觸和了解武術套路的內涵特點及功法的運用,發(fā)展學生速度、靈敏、耐力、力量等多方面的身體素質,了解正確的練習方法?!蓖瑫r,學校還制定了系統(tǒng)科學的訓練計劃,定期邀請校外專業(yè)教練員為學生提供技術指導。

實行選課走班制教學模式

學校設有專門的武術場館,并成立了校武術隊,由體育專職教師負責具體實施和指導。學校還建立了由校長領導、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領導小組,以推動武術等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開展。

自2021年3月以來,回民中學高一、高二年級實行選課走班制體育教學模式,開設了武術、足球、籃球、摔跤、攀巖、散打等項目,其中武術、摔跤、散打、攀巖是學校的四大體育特色項目。2022年,該校的選課走班將教材中的“形神拳”作為大單元內容,使高一年級的新生接觸武術并了解武術。2023年9月,該校將武術段位制拳術(三段)帶入課堂當中,學生們不僅接觸武術,還可參與武術職稱評定。

開展形式多樣的武術特色活動

回民中學設有武術社團,吸納有興趣的學生參與武術運動。每周二至周四下午,學生們進行武術套路基本功訓練以及表演套路的訓練,為每年各類活動的武術表演做準備。此外,社團還為對武術有興趣的學生提供學業(yè)生涯指導。

參加各級各類體育競賽是激發(fā)學生武術學習的內生動力。學校通過組織學生參加每兩年一屆的那達慕校園運動會,展現(xiàn)學生奮勇拼搏、互助互愛、團結友善的體育精神和團隊合作。同時開展多樣化的武術教學活動,如武術表演、班級比賽和武術特色課間操,激發(fā)學生對武術的興趣。

豐富的教學和競賽活動,不僅讓每一名學生都了解武術、接觸武術、感知武術,也讓武術項目這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學校得到普及和發(fā)展。

武術發(fā)展也帶動了其他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發(fā)展,如摔跤等。2019年,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學被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和呼和浩特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lián)合命名為“非遺傳承教育教學基地”,其中武術查拳、回族撂跤成為重點發(fā)展的非遺項目并引入課堂。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12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