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m3mpt"><center id="m3mpt"></center></nav>
  • <th id="m3mpt"></th>
    <th id="m3mpt"><track id="m3mpt"></track></th>
    <button id="m3mpt"><object id="m3mpt"></object></button>

  • 首頁>檢索頁>當前

    “一人感染,全家都要警惕!”如何科學防治結核???一文了解

    發布時間:2023-03-24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肺結核曾經也叫“肺癆”,是一個古老而頑固的呼吸道傳染病。魯迅、林徽因、肖邦、雪萊等歷史名人一度讓結核病“名聲在外”。結核病患者晚期身體消瘦、營養不良、貧血導致皮膚蒼白,所以結核病又曾被稱為“白色瘟疫”。雖然聽起來如此“恐怖”,肺結核其實是一種能預防、能治愈的疾病。

    今天(3月24日)第28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主題為“你我共同努力 終結結核流行”。結核病離我們遙遠嗎?如何科學防治結核???一起了解——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設立 有何歷史背景?

    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研究了肺結核死者的肺部,1882年3月24日,科赫在柏林生理學會宣布結核病病原體“結核分枝桿菌”的發現,并明確指出結核病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直到這時人類才真正弄清楚結核病的真正元兇是結核分枝桿菌。

    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UATLD)聯合提出,將羅伯特科赫發現結核分枝桿菌的3月24日作為“世界結核病日”,以提醒公眾加深對結核病的認識。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慢性消耗性傳染病,這種病菌會入侵全身的器官,由于常見的感染部位是肺,所以常常稱為肺結核。肺結核在我國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中發病和死亡數排在第二位。

    潛伏在身邊 結核病菌為何如此狡猾?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全球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過結核病菌??赡懿⑽戳⒓窗l病,但在未來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服用某些藥物的時候,這類人群可能“結核的潛伏感染者”,演變成結核病患者。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雖然結核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癥,但并沒有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肺結核有一個特點就是發病很隱蔽,不易早期發現,沒有明顯的主觀不適,容易被忽視。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就可能發展為結核病。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是各類呼吸道疾病的多發期。據統計,我國約1/4的人曾感染過結核分枝桿菌,近幾年我國總發病人數位居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的第2或3位,且每年新發病例數近80萬人。

    結核病菌的特點:

    “好吃懶做”——“好吃”是指結核病菌喜歡氧氣,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較豐富;“懶做”是指與其他細菌相比,結核病菌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

    很“抗打”——結核病菌的抵抗力較強,對普通的酸、堿等有較強的耐受能力。

    “能屈能伸”——結核病菌較善變,在外界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它會從自身形態、毒力和耐藥性等方面進行改變。而在外界環境非常惡劣的情況下,結核病菌會進入休眠狀態,等到人體免疫力低下時,再復蘇。

    春季多發 這些癥狀要早篩查!

    春季是結核病菌高發期。90%以上的肺結核患者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肺結核病人通過咳嗽、打噴嚏、高聲喧嘩、使帶有結核菌的飛沫(醫學上稱微滴核)噴出體外,通過空氣、灰塵傳播,健康人吸入帶菌飛沫即可能受到傳染。

    結核病是一種頑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發病,若不及時、不規范、不徹底治療,最終導致復發、惡化、產生耐藥,肺部病變不斷擴大,形成難治性肺結核,形成慢性傳染源,影響健康、工作、生活,最終因反復發作引發多種并發癥而死亡,還有可能傳染家人和朋友。

    結核病潛伏期4~8周,多發于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包括:糖尿病、腫瘤、艾滋病患者,吸煙人群,低體重、尤其是減肥的患者等。醫生提醒,出現連續咳嗽超兩周、午后低熱盜汗、痰中帶血絲等癥狀,要盡早篩查!

    不是只有肺結核,結核病菌還會侵襲這些部位

    結核病菌極易侵襲肺部,感染了結核病菌的肺是這樣的:

    圖片

    一般來說,肺結核的癥狀篩查是咳嗽、咳痰大于2周,并出現咳血癥狀。事實上,結核病菌侵襲的不只是肺部,全身很多臟器,如淋巴、脊柱等,都可能受到結核病菌的侵害。可能表現為淋巴結腫大、腰部疼痛等癥狀。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患者缺少對結核病的認識,可能會延誤診斷。

    遠離結核病 科學防治這樣做

    專家介紹,新生兒可通過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其對新生兒的保護率可達到50%~80%。

    那么對于成年人而言,該如何科學防治?專家建議:

    1.控制傳染源,加強結核病的防治知識宣傳,在人群中推廣早期篩查,一旦發現結核病患者,及時進行隔離;

    2.切斷傳播途徑,肺結核屬呼吸道傳染病,經飛沫傳播,接觸患者必須戴好口罩;

    3.結核病患者應經常開窗通風,不去人員密集場所;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免疫力,有利于結核病的預防與治療。

    4.定期進行篩查。定期健康體檢,進行結核病篩查,如咳嗽、咯痰2周以上,應及時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檢查就診。及早發現周圍的肺結核患者,并采取分室居住等措施預防感染,關愛結核患者并督促其接受全程治療。

    5.健康生活,增強機體免疫力。規律生活、平衡心理、合理膳食、多吃蔬果、適度鍛煉、戒煙戒酒,提高機體免疫力。

    身邊有人得了結核病 我該怎么辦?

    · 當身邊有人得了肺結核時:

    1、當家中出現結核患者時,特別是傳染性強的排菌患者,應先排查一下家庭其他成員是否也感染結核或是否是結核病的傳染源。尤其是家庭中的兒童和老人,機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上結核病。

    2、家屬應督促結核患者按時服藥,定期復查。

    3、排菌的結核患者最好能單獨居住,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患者的衣物、被褥要經常洗曬,患者的餐具可煮沸消毒;患者不要隨地吐痰,要將痰吐在紙上包好再扔,也不要近距離對別人咳嗽、高聲談笑,以減少傳染機會。

    4、注意給患者加強營養,以提高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5、要給患者更多的關心和照顧,不能歧視,幫助其放下包袱,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盡快恢復健康。

    圖片

    · 被判定為結核病潛伏感染者時:

    與肺結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學習的人都是肺結核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有可能感染結核桿菌,應及時到醫院去檢查排除。如果被判定為結核病潛伏感染者,可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預防性治療,以降低未來發病風險。

    當地疾控中心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會對肺結核患者的密接進行回訪調查。

    · 確診肺結核后:

    確診后立即使用藥物進行正規治療。肺結核治療全程為6-8個月,耐藥肺結核治療全程為18-24個月(如果不規范治療,容易產生耐藥肺結核,治愈率低、療程長、治療費用高)。按醫生要求規范治療,絕大多數肺結核病人都可以治愈。

    生命至上,全民行動

    共享健康,終結結核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綜合自廣西疾控、央視一套、中國青年報、科普中國

    圖片來源:央視一套、包圖網

    本文只為傳遞信息,如存在文章/圖片/音視頻等資源使用不當的情況,請聯系中國教育新聞網。

    本期編輯:戚悅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两性色午夜免费视频_男女高潮喷水在线观看_性欧美xxxx乳_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nav id="m3mpt"><center id="m3mpt"></center></nav>
  • <th id="m3mpt"></th>
    <th id="m3mpt"><track id="m3mpt"></track></th>
    <button id="m3mpt"><object id="m3mpt"></object></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