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線上教學日趨常態(tài)化。線上教學必然要遵循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但不同類型的課程,受教學目標、內容、對象、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線上教學的形式及方法仍有多樣性。高職教育作為另一類型的教育,主要表現在人才培養(yǎng)具有鮮明的職業(yè)導向,課程內容與專業(yè)技術技能緊密結合,專業(yè)知識的應知和專業(yè)技術的應會成為教與學質量評價的核心所在??v觀當下高職線上教學,通過對大量優(yōu)秀教學成果及相關教學問題的深度分析,上好高職線上課確保教學質量有其共同特征。
激發(fā)學生聽課的良好心境
良好的心境是積極情緒的調動者和維護者。線上教學環(huán)境與線下教學環(huán)境有很大差異,如課堂教學空間、課堂氛圍、生師交互等。優(yōu)質高職線上課,教師教學的共同點是十分重視學生入課心境的調適,如有的通過“打卡”課前預熱,讓學生以視頻方式互相問候,或讓學生看看“我”的學習課堂,通過互動“炒熱”課堂;有的在預習上做文章,上節(jié)課結束時就留下銜接新課的問題,新課時間未到,學生的心其實已經入課,再加上新課前教師組織的分享活動,良好的入課心境已經進入積極狀態(tài)。
課前幾分鐘的預熱,目的是營造課堂的氛圍,為學生入課聽課的心境打好情緒底色。尤其是在各自為學的情況下,通過教師的“導”讓學生快速消除與學習無關的雜念,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用積極的情緒維護學習狀態(tài),這類線上教學組織活動十分重要。
教學設計及過程要“見”學生
和線上優(yōu)質課教師們交流,有一點他們談得很多也看得很重:線上教學是一種不見學生的教學,教師教學的智慧就是要“見”學生,從教學設計到教學實施全過程都能“見”到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如果不從學生出發(fā)、不以學生為中心,就是教學大忌。
線上教學怎樣“見”學生?從高職類型的教學分析,在線上要“見”學生,除了視頻鏡化的面對面外,重要的還有兩點:教學內容處理要“見”學生,即教師要知道本次教學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的發(fā)展點在哪里,從而準確定位教學目標,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挖掘育人因素中要“見”學生,即要從專業(yè)職業(yè)定向與課程體系融合高度,尋找教學內容與專業(yè)素質及技術能力的具體要求,使教書育人更加生動而鮮活。線上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扣住學生最優(yōu)化發(fā)展的原則和以知識文化為載體職業(yè)導向全面滲透的基本線,線上教學的質量才會有保障。
善用“磁性”思維沖擊“黏住”學生
線上教學最難的是不在同一空間卻要“管”住學生的分心。怎樣才能抓住學生的“心”?從高職線上優(yōu)質課的剖析中不難發(fā)現這樣一個法則,善用“磁性”思維沖擊“黏住”學生。
思維同步和思維聯(lián)動是啟發(fā)式教學的關鍵,更是師生互動、心心相系的情感紐帶。線上教學要保持學生高度的注意力,除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采用直觀多樣形式輔助教學外,以思維“碰撞”思維的方法更為重要。高職學生更關注線上教學內容的知識鏈與學科知識系統(tǒng)的內在聯(lián)系,這是線上教學抓住學生“心”的把手和切入點。一節(jié)線上課的教學內容,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知識單元,其中會分布眾多的知識點,如果簡單直白地將這些知識點告知學生,由概念堆積起來的知識學生會學得乏味,課堂注意力難以保持??v觀高職優(yōu)質線上課,教師總會在知識鏈的條件下,在知識點的關系處設疑,教師導學生思,從中共同找出答案是什么。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欲望和新知識的獲得,讓學生從中得到求知的滿足和學習自信的體驗。這樣的課,以知識鏈為主線,用問題激勵學生思考,由于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探索問題的興趣觸發(fā)思維,使學生的注意力不易疲勞和分散,良好的教學效果可期。
動態(tài)和靜態(tài)管理都不能缺位
因高職課堂教學很多是“知”“會”交互,懂原理會操作目標下動靜搭配多,對教學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對線上優(yōu)質課進行綜合分析,教學管理的發(fā)力點主要表現在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個方面。
線上教學的靜態(tài)管理,是“應知”目標下知識性教學和知識性學習能力主導下維系教學秩序,教學主體與學習主體間的脈動管理?!皯苯虒W重點是讓學生知道“這是什么”和“為什么”,教學過程中多采用靈活的知識性學習檢測、學思分享、課堂練習與訂正等方法,通過多樣的互動方式了解學情、及時答疑解難,以此保證教學的有序性和學生學習的專注度。線上教學的動態(tài)管理,針對高職而言是“應會”教學管理的必然要求,因為將知識性學習提升到技能性訓練,紙上作業(yè)變?yōu)閷嶋H操作,需要通過課中“做”來完成。為了遠距離地管控教學,教師應時刻關注對話框或通過連麥與學生單線交流,或讓學生自拍短視頻作線上交流共享。實踐證明,這種以學代管、以學促管的方式在動態(tài)教學管理中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系浙江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29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