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m3mpt"><center id="m3mpt"></center></nav>
  • <th id="m3mpt"></th>
    <th id="m3mpt"><track id="m3mpt"></track></th>
    <button id="m3mpt"><object id="m3mpt"></object></button>

  • 首頁>檢索頁>當前

    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發布時間:2022-08-24 作者:葛世倫 王念新 尹雋 李文昌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高等教育》

    [摘  要]行業特色型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緊跟國家戰略辦學、緊扣行業需求育人、緊貼企業實踐培養,江蘇科技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通過人才培養模式重構,構建了“全域知識、全真環境、全程體驗”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綜合實力和人才培養水平不斷提升。

    [關鍵詞]行業特色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高等教育

    行業特色型高校是指圍繞行業需求、針對行業特點、依托行業發展,為特定行業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大學或者學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為能源、交通、地質、水利、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業等國民經濟命脈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當前,國家正在推進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提出了“分類發展、特色發展”的建設原則,鼓勵打造“特色優勢專業”。這些為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戰略性機遇,也為該類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再行業化”重構的要求。

    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主要表現為行業性和應用性兩大特點。行業性指的是該類高校面向行業辦學,其培養的人才往往具有較強的專才特征,能夠較好地適應行業的需求、服務行業發展;應用性指的是該類高校圍繞行業需求,以就業為導向,注重理論和應用的緊密結合,培養復合型應用性人才。當前,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還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第一,行業認同度不太高。該類高校所面向的行業多為艱苦行業,如船舶、兵器、核工業等,與金融、信息技術等行業相比,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相對艱苦,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畢業后不愿意進入這些行業。如相關調查通過對9個軍工企業的訪談發現,學生對傳統軍工行業文化的認同度低,從專業選擇、課程學習、就業取向等方面對軍工特色行業的熱情不高。

    第二,學生實踐能力有待加強。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創新能力是行業特色型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特點,但是由于產教協同是該類高校管理體制的變化,行業特色型高校在人才培養上失去了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和扶持,行業企業缺乏接納學生實習實訓的根本動力,使得學生很難有直接接觸企業實踐的機會,即使去企業實習,往往是走馬觀花式的認知實習。

    第三,教師實踐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行業特色型高校引進的教師多數具有博士學位,他們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側重于理論研究,對實踐能力的培養相對欠缺。雖然很多行業特色型高校制定并實施了教師參加行業企業工程實訓的辦法,期望引導教師增強對行業的了解,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但是多數教師由于職稱評審、教學任務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壓力,企業工程實訓的效果不佳,使得教師的實踐水平難以保障學生實踐能力的培育。

    產業伴生和企業嵌入的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面對高等教育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和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突出問題,在與行業主管部門隸屬關系脫鉤的背景下,行業特色型高校需要在明確行業人才需求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通過產業伴生和企業嵌入,對課程體系、教學資源、實踐教學等進行重新規劃和設計,重構人才培養模式。

    1.產業伴生

    所謂產業伴生是指行業特色型高校伴生對應行業的發展,其中行業處于主要地位,高校居于次要地位,為行業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滿足行業產業的人才需求是該類高校辦學的初心和使命。無論管理體制如何變化,行業特色型高校始終要伴生產業發展,堅持依托行業、面向行業、服務行業的辦學傳統和辦學特色,為行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

    產業伴生要圍繞產業需求,明確行業特色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格定位。培養具有復合知識結構的應用型人才是行業特色型高校人才培養的重點,但事實上行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是多層次和多元化的,應該按照行業人才需求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分層分類培養,將少部分學術潛力的學生培養成研究型人才,把大部分學生培養成具有復合知識結構的應用型人才。除此之外,行業特色型高校要根據行業發展趨勢,適時增設“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等“四新”專業,培養引領行業發展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產業伴生就是要圍繞產業文化,突出行業特色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價值引領。行業特色型高校在長期伴生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往往形成了行業特質鮮明的大學精神,如江蘇科技大學一直堅守為船舶行業培養人才的初心使命,凝練形成了“江海襟懷、同舟共濟、揚帆致遠”的“船魂”精神。行業特色型高校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注意培育、凝練和弘揚行業特色鮮明的大學精神,并將此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在知識傳播中強調價值引領,突出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融通,促進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

    產業伴生要圍繞產業趨勢,重構行業特色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復合型知識結構是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雖然教育部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規定了專業內涵、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等,但是缺少行業的知識維度,行業特色型高校如果僅僅照搬國家標準進行辦學,難以培養滿足行業需要的應用性人才。行業特色型高校要在滿足國家標準的基礎上,認真分析行業需求,重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增加行業特色的通識類課程、行業特色的專業類課程以及行業特色的實踐類課程,構建行業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

    2.企業嵌入

    所謂企業嵌入是指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要嵌入行業企業資源。行業特色型高校最大的特色就是產學研結合的辦學道路,與行業企業的長期而深入的合作,使之能夠充分利用行業企業的各類資源,這也是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最大優勢。因此,行業特色型高校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將企業資源嵌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滿足行業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企業嵌入要圍繞行業特色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建設行業特色的教學資源。行業特色教學資源是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但是現有多數教學資源難以體現行業獨特的流程和場景,難以滿足培養行業需要的人才。行業特色型高校要充分利用產學研結合的優勢,通過抽取、提煉、整合等過程,將行業企業的“真實流程、真實場景、真實數據”搬進教室,開發行業特色鮮明的教材、課程、案例、實驗等教學資源,并按照課程教學的要求,明確教學資源要素,配置、組合和拓展這些行業特色鮮明的教學資源,實現教學環節與行業需求的高度匹配和融合。

    企業嵌入要圍繞行業特色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構建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系。實踐創新能力是行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關鍵,也是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最大特色。行業特色型高校要通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構建“逐步進階”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通過企業參觀、虛擬仿真實驗等,促進學生對行業的基本認知;通過沙盤模擬、課程實驗等,促進學生探究行業的流程和復雜性;通過暑期實踐、項目模擬等,培養學生通過應用理論知識解決行業具體問題的能力;通過參與課題攻關和實際項目,使學生深度參與企業工程實踐,鍛造其實踐創新能力。

    企業嵌入就是要圍繞行業特色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保障,打造熟知行業的教學隊伍。教師是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保證,是課程體系構建、教學資源開發、實踐能力培養的主體,也是決定行業特色型高校人才培養的最核心要素。行業特色型高校要引導和鼓勵教師積極關注行業需求、加強與企業聯系、參與行業實踐,培養教師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推進教師科研成果在企業應用,并著力構建工程實踐向教學實踐轉化的激勵機制。同時,通過產業教授、兼職教授、企業導師等方式,聘任企業實踐能力突出的技術和管理人員作為兼職教師隊伍,打造一支專兼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校企聯合教師隊伍。

    船海制造業信管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實踐

    江蘇科技大學是以船海產業為主要服務面向的行業特色型高校,其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通過伴生船海產業,緊密對接產業需求,重塑符合產業發展、技術進步和社會轉型要求的課程體系,自創科教融合實體,并以此為紐帶將企業資源嵌入人才培養過程,打造高素質“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構建行業特色教學資源和產教協同實踐平臺,形成了全域知識、全真環境、全程體驗的船海制造業信管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了一大批信管專業人才。

    價值引領、產業伴生,重構全域知識的課程體系。該專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船魂精神為價值引領,全面重構課程體系,伴生船海產業,綜合應用信息技術賦能產業發展,以“打造中國人自己的造船管理軟件”為使命擔當,依托學校船海學科優勢,以船舶數字化集成制造管理為教學主線,新增、優化和改造:工程導論、船舶工業發展史、船舶制造基礎等6門造船類課程;管理學、成本管理、管理溝通等8門管理類課程;制造業信息技術導論、企業數據分析、信息化項目模擬等10門IT類課程。開發造船成本管理系統、船海信息化項目實戰、新興IT技術暑期項目實踐等10門銜接課程。

    企業嵌入、場景再現,構建全真環境的行業特色教學資源。該專業從為江南造船等85家船海骨干企業實施的382個信息化項目中,提煉出具有船海制造企業典型特征的教學資源:編著《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理論與方法》《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理論  方法  模型》《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等特色規劃教材;將“崗位角色+管理流程”融入“實驗場景+實驗任務”中,研發了影子工廠實驗教學云平臺;對行業CTO、CIO、IT咨詢顧問、項目經理進行專題訪談,制作成“聽業界人談專業事”系列微課;開發船海制造業產業鏈協同、信息系統戰略規劃、業務流程優化、信息標準體系等系列案例。形成了真實流程、真實場景、真實項目、真實數據的全真教學資源,將船海制造業發展最前沿、最鮮活的實踐成果融入教學過程,提升人才培養效果。

    四步進階、三導協同,推動全程體驗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以自創科教融合實體為紐帶,企業全方位嵌入,構建了“認知—實驗—實訓—實戰”四步進階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認知維度:通過船企認知實習和企業管理虛擬仿真,了解船海裝備制造流程;實驗維度:通過企業管理沙盤模擬、企業IS分析與設計等課程實驗,探究船海制造業管理的復雜性;實訓維度:通過新興IT技術暑期項目實踐、信息化模擬項目等,培養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實戰維度:通過企業信息化項目開發實戰、學科競賽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通過學校專業導師、軟件公司項目導師、船海制造企業業務導師“三導協同”,促進了各維度能力目標的達成。

    深耕行業、項目錘煉,打造“雙師雙能型”教學團隊。該教學團隊在多年船海制造企業信息化項目實踐的基礎上,于2000年成立了科教實體——鎮江市金舟軟件有限責任公司。借助科教融合實體全力打造了一支熟知造船、精通管理、擅長IT、潛心教學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教師100%具有船海制造業半年以上的實踐經歷,并從實踐中提煉科學問題,人均承擔國家基礎研究項目2項,教師100%做到“五個一”:參與一個信息化項目、了解一個企業場景、積累一批真實數據、撰寫一個實施案例、講好一門專業課程。

    緊跟國家戰略、緊扣行業需求、緊貼企業實踐,江蘇科技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通過人才培養模式重構,構建了“全域知識、全真環境、全程體驗”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綜合實力和人才培養水平不斷提升。江蘇科技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專業優勢明顯,畢業生在大國重器、高技術船舶的研制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敖鉀Q船海復雜工程管理問題能力強”“既懂造船、又懂管理、還懂IT”是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普遍評價。江蘇科技大學通過船海制造業信管人才培養模式的重構實踐,探索出了一條產業伴生、企業嵌入的“再行業化”行業特色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之路。

    [本文為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021090042);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2021JSJG227);江蘇高校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省級重點培育項目]

    【作者:葛世倫 王念新 尹雋 李文昌,作者單位:江蘇科技大學,葛世倫為黨委書記】

    原載2022年第6期《中國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两性色午夜免费视频_男女高潮喷水在线观看_性欧美xxxx乳_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nav id="m3mpt"><center id="m3mpt"></center></nav>
  • <th id="m3mpt"></th>
    <th id="m3mpt"><track id="m3mpt"></track></th>
    <button id="m3mpt"><object id="m3mpt"></object></button>